2025年8月14日至18日,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苏伟教授带队的“食万里·砺志行·兴乡土”博士工程师团队,深入贵州遵义最黔线食品有限公司,开展为期五天的实地调研与实践活动。此次活动聚焦辣椒产业关键工艺,旨在通过校企合作,推动传统发酵技术的优化与升级。



一、深入调研,聚焦工艺精准发力
团队通过实地考察与数据分析,针对企业在发酵过程中主要面临温湿度控制精细化不足、工艺参数缺乏标准化、产品品质稳定性不足等方面的科技问题。从原料前处理、发酵周期管理、质量检测等环节提出了改进建议,并结合科研经验为企业建立更加科学的发酵工艺规范,获得了企业的积极回应。
二、科教融合,携手共建创新平台
贵州大学“食万里·砺志行·兴乡土”博士工程师团队依托科研优势,在企业建立了“贵州省辣椒产业技术体系采后处理与加工功能实验室中试基地”,促进科研成果转化,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注入科技动力,提升传统食品的竞争力和品牌价值。团队将在辣椒加工技术研究、发酵技术优化以及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,推动贵州省辣椒产业的转型升级。
三、启动研究,精准支撑工艺升级
最黔线食品有限公司洞坛发酵生产糟辣椒和酸汤。洞坛常年保持约18℃的恒温恒湿环境,为糟辣椒和酸汤的自然发酵提供了理想环境,确保了发酵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。团队将开展洞坛发酵中微生物区系及其对品质的影响研究,为技术升级助力。从菌剂应用机理、发酵环境调控到产品风味保持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。通过科学的数据采集与分析,团队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工艺优化方案,也为后续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的数据支持。
编辑:付雪雪
图片:陈利梅
一审:张丽华
二审:黄永光
三审:凌琦